粘皮带骨
zhān pí dài gǔ
stick to the skin and bone
“粘皮带骨”的成语拼音为:zhān pí dài gǔ,注音:ㄋㄧㄢˊ ㄆㄧˊ ㄉㄞˋ ㄍㄨˇ,词性:联合式;作定语;含贬义,年代:古代成语,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一:“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,不学那粘皮带骨。”,基本解释:形容言行不干脆,不爽快。,例句:《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,他因为不死之身,被形容为"粘皮带骨"。
| 拼音 |
zhān pí dài gǔ |
| 注音 |
ㄋㄧㄢˊ ㄆㄧˊ ㄉㄞˋ ㄍㄨˇ |
| 词性 |
联合式;作定语;含贬义 |
| 英文 |
stick to the skin and bone |
| 年代 |
古代成语 |
| 解释 |
形容言行不干脆,不爽快。 |
| 出处 |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一:“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,不学那粘皮带骨。” |
| 例句 |
《西游记》中,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,他因为不死之身,被形容为"粘皮带骨"。 |
补充纠错